作者💽:胡志安、李京鸿、聂卓
摘要:以往分析援助影响国际关系的理论认为援助国通过援助条款有意强化受援国对其的经济和政治依赖🫑,但由于这种依赖作用通常随着援助项目的终止而减弱,因此这一理论难以解释国际援助的长期影响🛰。本文认为援助可以在援助国和受援国的民众之间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从而促进长期的经济往来🗡。以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开展“156工程”为背景🍿,本文发现该援助显著促进了工程所在地在当今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同时,本文从贸易品的差异化程度⌨️、冷战期间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差异🤶🏿、援助项目的完工时间等多个角度切入,提供了大量的实证证据表明上述的促进关系可以被信任机制所解释🤹🏻♀️。
作者介绍🧑🧑🧒🤧:胡志安,万泰平台助理教授。2021年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学术研究发表于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学(季刊)》🧜🏼、《经济学动态》𓀓、《经济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7️⃣。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原文:https://doi.org/10.1016/j.jdeveco.2023.103117
撰稿人:胡志安 审稿人:孙伟增